科技與電影的啟發改變世界
陶紓聿 (文理學士(應用人工智能))

電影可以令人永誌難忘,而《律政可人兒》中雄心勃勃、足智多謀、樂觀正面的主角是陶紓聿 (Allie) 的靈感來源,並在她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這種「永不言敗」的精神在Allie還在上中學時已開始展現,並在她於香港大學攻讀文理學士(應用人工智能)課程的第一年中更顯然易見。
紓聿選擇入讀香港大學的主要原因是學校的全面和多元文化的氛圍。「無可否認,香港大學吸引了很多來自不同文化和擁有不同才能的學生和專業人士。」她表示:「所以我想借這個機會跟其他人分享我的知識和經驗,同時也向他們學習。」
其次,香港大學提供給學生的資源質量也極具吸引力。紓聿認為,從身體到心理、學術到文化、社區聯繫到職涯探索等不同領域上的支援,香港大學給予學生優質的資源,因而令學生的大學生活更加愉快難忘和多姿多采。
自認是人工智能粉絲的紓聿笑著說:「我喜歡研究人工智能,閱讀有關人工智能最新的新聞。」她覺得香港大學的人工智能課程不僅可以全面教導學生相關的知識,還可以讓他們將其直接應用於商業和神經科學等領域。「唸書這幾年間,我會充分利用香港大學所提供的很多有關學術和事業的活動。如此,我便能很容易和清楚地了解自己未來職涯的機會,而且還可以讓我擴展和延伸在這裡所學到的知識。」她闡釋道。
紓聿亦計劃善用大學有關精神健康支援的資源。她回想道:「中學文憑考試後,我明白到逆境下保持精神健康是相當重要的。」並補充說:「我預見自己會因為學習問題而遇到一些精神上的挑戰,但香港大學的精神健康支援網絡對我來說是一個真正的鼓勵,可以防止學生陷入負面思維。」
談到個人使命,紓聿有意利用所擁有的知識幫助世界各地的人。 她解釋道:「多年來,我目睹全球出現大量尚未解決的問題,並對那些受苦的人深表同情。我無法想像如果我們不解決這些問題,整個世界可以有多糟糕!」
正因各地人民都活在同一屋簷下,所以紓聿覺得她應該伸出援手,善用人工智能等不同的方式幫助其他人。「例如我往後的目標是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解決青少年問題。」她說:「這些年來,精神健康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道德問題又愈加敗壞,很多市民大眾都感到很震驚。如果我可以協助開發一個人工智能系統來引導青少年的身心靈,我們就可以符合成本效益地為他們提供所需的支援。我總相信我有責任運用自己的知識及能力,盡力做好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她回想到,去年在香港科學園實習期間突然靈光一閃,繼而便開始進一步了解這種為了更大利益著想的個人責任感。
「實習之前,我很悲觀,因為我相信其他同事的經驗都比我豐富。因此,我只是依靠隊友來完成我們實習最後的專題項目。」她說:「不過,當我聽完科學園公司高層的分享後,我意識到不論時間多寡,積極和熱情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也不要小看一個人的力量。」
她繼續說道:「那次之後,我嘗試帶領自己的團隊提出一個計畫提案。我們想創造一個專業服務等級的人工智能微塑膠清潔機械人,為企業服務。這個想法得到了管理階層的認可,更成功獲園區內一家企業採用。」紓聿藉此走出了自己的舒適區,並在個人成長上邁進一大步。
對紓聿而言,能夠如此深入地認識自己讓她發現,鼓勵自己向成功的目標繼續進發的重要性。「從那時起,我明白只靠別人而自己不付出努力,是永遠不會有任何結果的。保持積極的態度很重要。」這不就是《律政可人兒》中反覆出現的主題嗎?她說:「就是啊!『安多芬令你快樂。快樂的人永遠精力充沛! 』我最喜歡這句電影台詞!」紓聿指出消極和悲觀的心態只會降低自己的動力,扼殺實現最終目標的潛能和機會。「保持積極的態度是我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功機會的首要方法,所以把安多芬保持高水平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