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熱情探索醫學世界

鄭苡晴 (內外全科醫學士)

香港
香港中學文憑試狀元
Eden Cheng #HKUMinds – Scholarship recipients “Local DSE top scorer and scholarship recipient entering HKU to study medicine (MBBS).”

每年香港中學文憑試狀元選擇「神科」的話題總是引起熱議,今年也不例外。其中一位DSE狀元鄭苡晴(Eden)坦言,記者也曾詢問她相關問題。她表示選擇科目時,最重要是選擇自己真正熱愛的領域,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謂的『神科』。

Eden就讀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一年級,她透露自己從小就有讀醫的夢想,並希望成為一名外科醫生。她認為外科手術與其他專科有著本質區別,在手術過程中她能夠親手處理患者的傷口並完成縫合,看著病人康復,讓她得到極大的成就感。她笑稱,這也符合她在其他方面的興趣,例如手作。原來,她的父親是一位生物科老師,常常在家中談論生物學,讓她對人體生物學產生了濃厚興趣。

對Eden而言,能夠進入港大醫學院並成為一名醫生是她目前最大的人生目標。她認為成功既可以是取得巨大成就,也可以是逐步達成各個小目標。雖然港大醫學院精英雲集,但Eden並不想將成績視為競爭的標準,反而希望以優秀的同學作為學習榜樣。她表示:「我對自己的要求比父母對我的要求更高,我希望壓力只來自於自己,這樣我才能加以控制。」

談到香港當前醫療方面所面臨的問題,Eden指出,香港醫療系統的困境主要源於人口老化所帶來的壓力。她表示:「公營與私營醫療機構的比例失衡,主要是因為病人多,醫生的人手不足,這其實是一個惡性循環。」此外,Eden認為亞洲社會對精神疾病的關注仍然不足。不少人在面對心理問題時,往往僅將其視為精神緊張而忽略了問題的嚴重性,更大的原因是害怕被標籤。她表示:「始終不少人對精神疾病仍存在偏見,要改變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她期望將來能在這方面作出貢獻以改善現狀。

近年來,MBTI性格測試引起不少關注,有人認為醫生應該具備T(思考型)的特質,也有人認為醫生需要具備F(感覺型)的特質。Eden認為醫生在工作中確實需要兩者兼顧,既要具有專業知識為病人診斷治療,同時還需向病人清楚解釋病情,並充分展現同理心,以真正了解病人的內心需求。Eden相信,經過充分的實習和六年的專業訓練,她定能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

Eden跟我們分享兩本有關醫生的書,其中《When Breathe Becomes Air》是關於年輕的神經外科醫生Paul Kalanithi的故事。他在經歷十年神經外科醫生訓練,正要擔任史丹福醫學院外科教授時,發現自己罹患末期癌症。在生命最後階段,他對自己短暫卻有意義的生命作出洞察。而《This is Going to Hurt》以看似搞笑的日記形式,記錄英國醫生背後不為人知的壓力及辛酸。Eden說:「這兩本書關於兩個遭遇截然不同的醫生,反映不同的人對於醫學也有不同的看法,以不同的角度去看也有不同。有些醫生會選擇放棄;有些則多辛苦也堅持下去,都是很有啟發性的故事。」

在談及成為醫生的準備和期望之後,別以為Eden只專注於學業,其實她有許多其他興趣,例如唱歌及彈琴。除了專心學習,她期望在大學期間能嘗試一些相對冷門的運動,如射箭和劍道。在閒暇時,她喜歡觀看一些需要動腦筋的節目,如狼人殺、密室逃脫等。如果精神狀態不太疲憊,她會跟著節目一起解謎,或者只是放鬆地欣賞,這對她來說是很好的娛樂方式。